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通到启东海防公交路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南通到启东海防公交路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东古时候叫什么?
如东县是中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县,为南通地区的北三县之一。
如东为“如皋东乡”(即如皋东部的地区的意思)之略。如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一直为原如皋县的一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东县人民***成立。
和其他南通的中、东部地区一样,现今如东一带古时大都是长江口的沙洲或尚未成陆。
汉代,今如东中部一带有一块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时,这块沙洲与古扬州东部的沙咀的并接。这次并接使扬泰砂咀(旧称蓼角嘴)向东延伸了50多公里,达今长沙镇以东。西汉时,吴王刘濞领三郡五十城(如东在其境内),“东煮海水为盐”,开了淮区煎盐的先河,如东出现第一批“盐丁”。
三国时期,战祸频仍,北人避乱南徙,其中不少人来到如东。此后,外来人口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当地鱼盐之利,如东地方经济不断上升,后来又成为海防口岸。宋人孙觉《过掘港营寨》诗句“海口来屯数百兵”、“石炮声疑霹雳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随着唐宋时期范公堤等海岸工程的修筑,如东的陆地区域大致稳定下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止和抵御倭寇入侵,在掘港建“备倭营”,设东营和西营,派重兵把守。掘港遂成扬州门户,海防要塞。外来人口及军士的增加,使交通便捷,商业兴旺,市井繁荣。不久,经营笔墨纸张与茶烟锅席的徽商、经营酿造业的晋商以及经营竹木、油漆的浙商纷至沓来,渐在市场独领***,形成流派。以海鲜为主料,具淮扬风味的餐饮业更为发达,有“十家三酒店,一日两潮鲜”之说。明朝中期以后掘港也因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而被誉为“小扬州”。
到了20世纪初,出身于南通地区的末代状元张謇实业兴国,组织了江浙一带士绅在长江口以北漫长的江苏海岸投资垦荒、围海造地,如东一带的沿海也在其中。围垦不仅给如东增加了新的土地,还带来了海门、启东一带的***。围垦一直没有中断,如东的沿海目前仍有局部围垦活动。
6000多年前,长江北岸古砂咀的扬泰岗地已经成陆,并逐步向东推移,江口两岸的陆地不断东扩.由于地球自转和东北合成风的作用,迫使长江主泓偏向西南,入海流速减慢,长江北岸入海口的泥沙大量淤积.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后,苏北海岸逐渐向东扩展,黄河所带泥沙自北向南逐渐沉积.浅海海底逐渐升高,形成水下三角洲,加之海潮顶托,形成沙洲.西周时期,古沙洲群逐渐涨接成一片卵形沙洲,即为古扶海州(浮海洲),这是最早如东的由来。
出了渤海湾是什么海?
黄海:
出了渤海海峡,海面骤然开阔,深度逐渐加大,这就是黄海。
黄海因为古时黄河水流入,江河搬运来大量泥沙,使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海水透明度变小,故呈现***,黄海之名因此而得。黄海是我国华北的海防前哨,也是华北一带的海路要道。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
黄海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最深处在黄海东南部,约为140米。海洋学家按照黄海的自然地理等特征,习惯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
北黄海是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域,海域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岛西南侧,为86米。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北的椭圆形半封闭海域,称南黄海,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公里,南黄海的平均水深为45.3米,最大水深在济州岛北侧,为140米。黄海的水温年变化小于渤海,为15℃~24℃。黄海海水的盐度也较低,为32‰。黄海寒暖流交汇,水产丰富,特别是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势平坦,面积宽广,适宜晒盐。例如,著名的长芦盐区,烟台以西的山东盐区以及辽东湾一带都是我国重要的盐产地。
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通到启东海防公交路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通到启东海防公交路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